文/齊亮
#子編精選
笑話裡,老和尚指著美女告訴小和尚:「那是老虎。」
現實中,某些經濟學家動不動就恐嚇人們:「警惕通貨緊縮!通貨緊縮會帶來大衰退!」
也有經濟學家認為通縮是好事,會讓人們越來越富有,讓經濟更加繁榮。比如彼得·D·希夫就認為通縮是好事,「是經濟的自然規律。」
所謂通縮,就是貨幣升值、物價普遍下降的過程。
通縮,到底是美女,還是老虎?
我用一個故事來講明白:
#為什麼會有通貨緊縮?
在寧靜無知的小島上,人們過著貧窮辛苦的生活。
張三種地,李四織布,王五養豬,人們互相交易。假設島上沒有通貨膨脹,貨幣總量基本保持不變。
隨著知識的積累,技術的進步,資本的積累。李四發明瞭織布機,他的布生產成本不斷降低,價格也不斷降低。
同樣的錢,李四和王五以前只能買一套衣服,現在可以買10套衣服了。
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以前人死了以後還要把衣服脫下來留給子女接著穿,現在不用了。
買衣服便宜了,生活開支減少。張三把這省下來的錢用來搞技術研發。張三發明瞭化肥,糧食產量大增。
糧食價格便宜了。李四和王五以前要省著吃,現在不用了,晚上都可以吃夜宵了。
知識和創意是會流動的,養豬的王五看到張三和李四都憑借自己的資本和創意搞出了技術創新,甚至發展到雇傭了一幫人給自己打工,成為了資本家。
王五非常羨慕。他也想創新,成為資本家。但是王五沒有錢,他去找張三和李四貸款。
以前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大家都很窮。但是張三和李四發動技術革命之後,生產力提高,物價下降,社會上的商品、知識總量增加,也就是說,社會總財富增加了。人們家裡有了餘糧(資本),於是,王五拿到了貸款。
王五沒有搞出技術創新,沒有發明出能讓豬迅速長大的神奇飼料。但是王五開創了一套新的管理技術,通過雇傭工人,管理升級,規模效應,王五也降低了生產成本和豬肉價格。
過去,小島上的人們只有逢年過節才有肉吃,現在每周都可以吃肉了,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隨著資本的積累,知識的增加,技術的進步,創意的流動,管理的升級,以及對外貿易,小島上生產力不斷提高,雖然貨幣總量沒有變化,但是商品總量不斷增加,物價不斷下降,人們手裡的錢不斷升值。人們過上了比祖先們富裕百倍千倍的幸福生活。
物價不斷下降,貨幣不斷升值的過程,就叫通貨緊縮。這個詞聽起來就像一件壞事,「緊縮」,給人一種很緊張的感覺。
其實,叫「物價下降」或者「貨幣升值」可能更好一些。
在通貨緊縮的年代,人們不用焦慮養老問題。人們知道自己手裡的錢會不斷升值。只要努力工作和儲蓄,永遠不用擔心老無所依,會被埋葬在春天里。
許多垃圾股票和創業項目也沒有人投資,人們說,還不如把錢存在銀行裡呢!
當然,這些東西也欺騙了一些人。畢竟,貨幣雖然會升值,但是往往很緩慢,並不能讓人一夜暴富。
小島上那些高科技公司的股票,那些非常有創意的投資項目,對許多人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在寧靜無知的小島上,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通貨緊縮的生活。
這是無數代人艱苦勞動、積累知識和財富的結果。人們配得上這樣的生活。
#為什麼會有人敵視通貨緊縮?
直到有一天,戰爭來了。
為了打仗,國王印了很多錢。小島上的貨幣總量增加了一倍、兩倍、十倍……
戰爭期間,王五的養豬場倒閉了,戰爭帶來了貧窮,人們吃不起豬肉了,通脹讓儲蓄貶值,王五損失慘重。
戰爭期間,張三的良田被飛機轟炸,通貨膨脹讓張三的積蓄不斷貶值,為了活下去,張三借了很多高利貸。
戰爭期間,李四憑借關係成為了國王的供貨商。專門為軍隊生產軍裝。本來李四的資金不夠擴大生產,但是國王搞通貨膨脹,印了很多錢,於是李四拿到了貸款。他擴大了自己的生產規模,製造了成千上萬套軍裝,在戰爭期間大賺一筆。
戰爭終於結束了,小島不復往日繁榮。
那些在戰爭中損失慘重的人們(比如王五)說,國王千萬不要再濫發鈔票了,停止吧。讓我們活下去吧。我們還有一點積蓄,不要讓它繼續貶值了。
那些在戰爭中通過通脹大發橫財的人們,那些在戰爭中負債累累的人們(比如李四和張三)說,國王一定要繼續濫發鈔票啊。這樣才能減輕我們的債務壓力,讓我們活下去吧。我們還有很多債務,不要讓它隨著經濟的恢復而升值啊。
雖然戰爭結束了,但國王還想做很多大事,比如修葺宮殿,襄助藝術,支持外星人研究的科學項目。這都要花很多錢,總不能跟人民加稅吧?國王喜歡那種印錢的感覺。
於是,國王召集經濟學家們來商量對策。
經濟學家們分成了兩派,在國王的宮殿里爭吵了起來。
一派說,現在經濟已經陷入了通貨緊縮。如果不繼續印錢,李四等商人就得不到源源不斷的貸款,張三等窮人的債務壓力會增加,經濟將陷入一場大危機,社會會動蕩不安,國王的統治都會岌岌可危。
一派說,現在明明是通貨膨脹。你們還記得以前的幸福生活嗎?戰爭以前,我們的貨幣量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如果繼續通脹下去,帝國的金錢,終將淪為廢紙。那時候,人們會把國王送上斷頭台。
國王說,我想了想,還是通縮比較可怕,接著印錢吧。不過,你們說得都有道理,戰爭剛結束,要少印一點。不要讓物價漲的太快,搞得我都吃不起茶葉蛋了。
(真實的歷史:1798年,為了應對法國的戰爭威脅,英國取消金本位,大肆增發貨幣。一個人為的戰時繁榮隨之而來。戰爭結束後,通縮開始。利益集團廣泛傳播通縮恐懼,渲染通貨緊縮會導致社會動蕩。當時反對通縮的理論家,大部分是利益集團中成員。)
#反通縮的本質是為了支持通脹
通脹派經濟學家成為了國王的顧問,經常去他的宮殿里和國王一起吃茶葉蛋,共商國是。
那些通縮派經濟學家則受到了冷落,連編寫教科書的資格都被取消了。
通脹派經濟學家還受到了很多大企業的歡迎,成為了這些公司的顧問。
每當國王和利益集團們想要發行更多貨幣的時候,通脹派經濟學家們就站出來搖旗吶喊「狼來了!警惕通貨緊縮!!通貨緊縮猛於狼!!!」
小島上的貨幣越來越多,貨幣也越來越不值錢。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他們積蓄的錢在不斷貶值,他們辛苦工作一生,積蓄竟然不夠養老。
以前小島上的人們只要努力工作、積極儲蓄就夠了,現在他們還必須學習各種理財知識,每個人都要成為投資者。
小島上的人們買股票、買債券、買黃金,買一切有可能抵御通貨膨脹的東西。
很多垃圾資產不斷升值,很多人上當受騙,越來越多的人老無所依。
小島上的人們,過上了貧窮焦慮的生活。雖然錢越來越多了。
通貨膨脹帶來的虛假繁榮,像吹泡泡一樣時不時的破裂。小島上每隔幾年就來一次經濟危機;經濟危機一次比一次嚴重。
每次經濟危機,經濟學家們又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是通脹導致的,一派認為是通縮導致的。
國王和利益集團,總是會支持通脹派的經濟學家。
通脹派經濟學家們不方便直接在經濟學教科書里寫「通貨膨脹萬歲!」而是寫上了:「通縮是一件大壞事!」
他們這句話的真實意思,就是通脹是必要的,增發貨幣是必須的。
歲月流傳,新一代的人們,只經歷過一次次的通貨膨脹,從來就沒有見過通貨緊縮。沒有人知道通貨緊縮到底是怎麼回事,經濟學教科書里也語焉不詳。
當他們去問經濟學家時,經濟學家只會說:「那很可怕,真的很可怕。」
那些認為通縮是好事的經濟學家,很多人學會了閉嘴,很多人淪為了非主流。沒有多少人傾聽他們的聲音。
不明真相的人們蒙在鼓裡,明白真相的人們覺得還是賺錢更重要。他們都很推崇一個叫阿費的大經濟學家。阿費在經濟危機中損失了1000萬,慘到交不起房租。但他沒有反思自己的經濟理論,而是認為市場錯了,通縮太嚴重。國王必須印更多的錢來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
經濟學家們私下調侃說,阿費真是有一套,他這套理論能不能拯救國家不知道,但確實有希望拯救他自己。
當然,沒有人關心這些真實的動機。經濟學教科書上一本正經的寫著阿費的吹泡泡理論,以及他的名言:「通貨緊縮是一件大壞事!」
(真實的歷史:1929年10月,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計量經濟學會聯合創始人和首任會長歐文·費雪宣稱股市已經達到了像「永久性高原」那樣的平穩時期,牛市會一直漲下去。幾天之後,經濟危機爆發,美國進入長達多年的大蕭條時期。
費雪在股市中損失了1000萬美元的財富,把家人、親戚的儲蓄都賠了進去。
費雪是反通縮理論的重要貢獻者。大蕭條時期,他不但沒有反思自己錯誤的經濟理論,反而煽動通貨膨脹,希望恢復股價,以此來償還自己的債務,以及拯救國家。)
#關於通縮的常見謬誤
雖然「通貨緊縮」就像「狼來了」一樣只出現在經濟學家們口中,從來沒有人見過那是什麼樣,但是現實中人們還是可以觀察到真實市場中的某些局部現象和通縮威脅論里講的並不一樣。
通縮威脅論也經不起邏輯的考驗。
001.經濟學家說通貨緊縮會帶來生產過剩,商業蕭條。因為既然手裡的錢會升值,人們就捨不得花。而是會儲蓄起來。於是商人的貨物就賣不出去。——但現實中當手機、電腦、電視機的價格不斷下降,人們並沒有減少消費。相反,消費增加了,價格下降,讓以前買不起的人也成為了消費者。商品沒有過剩,產量反而擴大了千百倍。
通縮和消費的關係比較複雜,這裡可以展開講一下:當物價下降,貨幣升值。張三可能減少喝奶茶,更有動力儲蓄;但以前喝不起奶茶的李四,可能因為奶茶降價而開始喝奶茶了;王五可能減少消費積極儲蓄,為養老做充分準備。他年輕時減少了消費,但老年時卻增加了消費;趙六可能減少了買包包去酒吧的消費,但是物價的下降和儲蓄的增加可以讓他買得起汽車和房子了。
在邏輯上,我們看到的是部分人會減少部分消費,部分人會增加部分消費。而不是所有消費者會減少消費。
002.經濟學家說通貨緊縮會帶來大規模失業。既然貨幣不斷升值,今年的一百塊相當於去年的120塊。那肯定不能繼續給工人開這樣的工資了。如果降低工資,雖然實際購買力不變,但工人並不是理性的,情感上並不能接受。於是會造成大規模失業。——這在邏輯上很詭異。難道為了情感上的愉悅,連工作都不要了?而且,人們看重的,終究是實際利益,而不是貨幣數額。惡性通脹的國家,工人一天賺1萬億,他們快樂嗎?
而且,人的認知和心情是會改變的。名義工資的下降最初可能帶來不爽,但可能會被真實財富增加帶來的喜悅取代;就像你工資漲了很開心,但也會被一出門發現物價都漲了帶來的失落所取代。
003.經濟學家還說貨幣供應量必須跟上經濟的發展。最好維持貨幣購買力不變,物價穩定。——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妄想。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靜態世界里,一切固定不變。相反,我們生活在一個動態世界,價格永遠是波動的。任何人都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維持貨幣購買力不變。
004.還有一種流行觀點認為通縮會導致「錢不夠用」。——這也是一個假問題,商品數量增加,貨幣數量不變或減少,金錢升值就可以了。錢怎麼會不夠用?
經濟學家恐嚇人們說:通縮會讓大量的企業拿不到貸款,陷入危機。——這也是錯的。拿到貸款的前提是社會要有足夠多的真實的資本,而不是足夠多的貨幣。通縮鼓勵儲蓄,也就意味著社會財富會更多,銀行儲蓄會更多,好的項目更有可能拿到貸款,或者找到投資者。
教科書裡說因為以上原因通貨緊縮會帶來經濟衰退。——但以上原因並不成立,與通縮威脅論所聲稱的相反,現實中的經濟衰退多是由通貨膨脹帶來的。
#反通縮理論為何流行?
既然通縮是一件讓多數人受益的好事,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恐懼它、反對它?
一方面是因為錯誤的認知。關於通縮的錯誤知識,隨著千千萬萬遍的重復,已經像標準答案一樣銘刻在了無數人的頭腦中。這就像以前的無數個時代,人們堅信地心說和放血療法一樣。
另一方面,是利益集團對通脹的熱愛。歷代的統治者和相關的利益集團無不熱愛通脹這種低成本獲得財富的手段。呼籲通脹,呼籲刺激消費,也可以增加經濟學家的影響力,讓他們在政治舞台上大展拳腳,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凱恩斯就是這方面的一個典型。
通脹帶來的利益是高度集中的,少數人從中獲得巨大收益;
通縮帶來的利益則是分散的,屬於幾乎所有人,那也就不值得人們團結起來去奮力爭取。
如果通脹能讓一個企業家的垃圾項目馬上拿到100億貸款,通縮能讓他的儲蓄每年增值十分之一。他更願意為了哪一個而全力爭取?如果通脹能讓一個統治者大展宏圖,甚至有錢發動戰爭擴張領土名垂青史,通縮只是讓人民財富緩慢增長,他更願意選哪一個?如果通脹可以讓經濟學家登堂入室影響世界,通縮只是讓他默默無聞,他更願意選哪一種理論?
宣傳塑造頭腦,利益影響理論。
#想像的傷害
對通縮的詆毀,在過去的經濟思想史上並非主流。
古典經濟學家根本不認為通縮是一個問題。亞當·斯密、薩伊、大衛·李嘉圖,他們不覺得通縮有什麼討論價值;馬歇爾、羅伯特·吉芬、阿瑟·庇古則認為通縮對經濟發展沒有任何不良影響。
直到今天,奧派經濟學家也堅持認為通縮並沒有危害經濟。喬治·塞爾金認為通縮是有益的,《小島經濟學》的作者彼得·D·希夫認為通縮是好事,是經濟增長的標誌。
那些通縮危害論,只是「想像的傷害」,莫須有的罪名,是「妖魔化的宣傳策略」。
羅斯巴德在《古典經濟學:奧地利學派視角下的經濟思想史》一書中提醒我們:科學的歷程並不是一條永遠向上的直線,相反,它是一條波浪線,錯誤的理論也常常取代正確的理論並成為時髦。
關於通縮的各種謬論,就是一種錯誤的思潮。無數人不假思索的接受了這些錯誤的知識,把「美女」誤認為「老虎」。
在一百年後的經濟思想史上,這些橫行一時的通縮謬論,也許終究會被扔進知識的垃圾堆。
只是不知道,我們會為錯誤的認知,付出何等代價。
參考書籍:
(德)菲利浦·巴格斯《通縮之問》
(美)彼得·D·希夫《國家為什麼會崩潰》
(美)彼得·D·希夫《小島經濟學》
========
轉貼自:巴斯夏的蠟燭工坊
《通縮是美女,還是老虎?》
版主: SGMaster
版面規則
奧地利經濟學派所主張的政策,要求政府減少管制、保護私人財產、並捍衛個人自由。
奧地利經濟學派所主張的政策,要求政府減少管制、保護私人財產、並捍衛個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