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譚鎮年
編/#子編
經濟學和很多學科一樣,越是基礎、簡單的理論概念,其實反而越複雜、越難以理解。
如果你問我1+1=2對不對?我可以很簡單的回答對。但如果問我為什麼1+1會等於2,那我就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物理學家費曼說過,如果你認為你已經明白量子力學,其實你並不懂量子力學。(“If you think you understand quantum mechanics, you don't understand quantum mechanics. ”)
當然他並不是說物理學家不懂量子力學的數學方程式或實驗結果,而是量子力學背後的一些基本現象概念。
當然張五常也遇過這個困擾,他在口試中對高級問題對答如流,卻無法回答一個基本問題。
在經濟學中,「邊際」概念就是一個難以理解的概念。經濟學有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和邊際價值(marginal value)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依然有一大堆爭論,我就不建議高中生去深入瞭解這個爭論了。
上一篇我們說過目的排序,每一個目的我們可以給予一個效用數,排序越先的目的效用數就越大。
例如:
目的1:搾橙汁,效用數是5。
目的2:吃一個橙,效用數是4。
目的3:踩橙發洩情緒,效用數是3。
目的4:吃橙皮,效用數是2。
目的5:採集橙核,效用數是1。
效用數是什麼數字是沒有意思的,例如目的1效用數改成20。目的2效用數改成13。其餘不變也沒問題,只要效用數的大小不改變目的排序就可以成立。
一般經濟學教科書一定會教一條經濟定律:邊際效用遞減定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從上面的例子中,每一個目的效用數就是邊際效用,目的排序已經限定了邊際效用必定是遞減的,所以奧派邊際效用遞減定律必然正確。
當然一般經濟學教科書並不是這樣說的。
它會說吃第一個橙可以得到最高滿足感,所以邊際效用最高,吃第二個橙得到的滿足感不及第一個,所以邊際效用下跌。如此類推下去,但這個解釋是有問題的。
首先,邊際效用和商品的物理單位無關。
橙是一個為物理單位,但邊際效用和橙的物理單位無關,而是由目的決定的。請記住「邊際效用是由目的決定的,而並非由商品的物理單位決定」。
羅斯巴德的例子——張三的目的想開車出街,但發現4個車輪都沒有車胎,李四給張三一個車胎,這個車胎的邊際效用是多少?不知道。
李四再給張三一個車胎,張三當然更高興。如果用上面吃橙的例子來說,第二個車胎的邊際效用應該下跌,但張三反而更高興。
李四再給張三2個車胎,張三只會更高興。因為有了4個車胎,他才可以達到開車出門的目的,而這才能確定邊際效用是多少。
張三的第二個目的是要在車上儲存備胎。
備胎當然是以一個車胎為單位,第一個備胎當然比第二個備胎的邊際效用要高,至於張三要多少個後備胎當然由他的目的決定。
我相信讀者們會明白到邊際效用遞減定律是由目的排序決定的,而和商品的物理性質或單位無關。但我同時估計讀者對邊際單位會有一些疑問。簡單來說,邊際單位也是目的決定的,和商品的物理性質或單位無關。
但每個目的可能使用不同數量的商品單位。例如:
目的1:製作蛋糕必須用4個雞蛋。
目的2:製作炒蛋用2個雞蛋。
目的3;吃1個雞蛋
這三個目的使用不同的雞蛋數量,所以它們的邊際數量不同,但邊際效用遞減定律依然有效,只是邊際效用曲線並非一條平滑下降曲線,而是像樓梯階的下降形狀,而且每一階的「寬度」並不必定一樣。
這一篇內容的確是比較艱深的,但如果多花一些思間去思考和觀察現實世界的情況,也可以明白邊際的意義。當然一定有人問,花時間明白邊際的概念有什麼用?
它的作用很大,因為人的選擇和行動往往都是在邊際上做決定和執行的。用一般經濟學的說法,人的行動往往不會是「全勝或全敗」(all or nothing),而是「多一些或少一些」(more or less)。
當然我可以用演化學來解釋——「全勝或全敗」的死亡率偏高,如果人類選擇這種行動方式,人類應該早已滅絕。
當然很多讀者對這些理論性的東西並不感興趣,但若不懂這些基礎理論性的東西,讀者會更容易被宣傳所欺騙。
這些基礎理論性的東西給讀者兩件「武器」。
第一是真實的人的邏輯思維。
第二是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
轉貼自:巴斯夏的蠟燭工坊
《人的行動學高中篇:邊際的概念與邊際效用遞減定律》
版主: SGMaster
版面規則
奧地利經濟學派所主張的政策,要求政府減少管制、保護私人財產、並捍衛個人自由。
奧地利經濟學派所主張的政策,要求政府減少管制、保護私人財產、並捍衛個人自由。